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在人们眼中,中国家电业无疑是个残酷的“角斗场”。 进入2005年,一向以投资谨慎著称、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欠缺激情”的海信周厚健,突然间改变了其厚重、稳健的风格。一贯凭仗自主技术研发,以沉默姿态出现的海信突然间开始“规模扩张”、“疯狂并购”,并从众多家电大佬的眼皮底下“抢”走了科龙。这时,市场才惊讶地发现:沉寂多年的海信竟然绝世武功在身。
技术海信的厚积薄发 2005年6月26日,海信集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信芯的诞生,对海信来说意义重大。海信董事长周厚健认为,这应该才是中国萎靡不振的家电业新的“救赎”。
“未来的家电行业的竞争不是价格、渠道,而是核心技术。”周厚健认为,国内彩电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传统彩电的竞争是靠量和低价,而高清平板产品的竞争则是靠技术和品质。因此,谁拥有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谁能最终占领“制高点”。虽然海信彩电总销售额在全国已位居前三,但这并没引起周厚健多大的注意,因为他并不关心海信低端产品能否上规模。周厚健关心的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事实上,正是由于不断的技术创新,今天的海信才得以进入一个收获期。
1997年,当国内一些企业对技术创新还处在懵懂状态时,海信便默默地开始编制企业创新体系框架。
技术创新决策与管理系统。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灵魂。为保证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海信建立了一个由决策层、决策咨询层和管理执行层构成的技术创新决策与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从组织与管理体制上保证了技术创新的高效有序运行。
面向市场的研发系统。占地近7万平方米的海信集团研发中心,汇聚了专职技术开发人员1500多人,高级专家和博士50多人。为了自主创新,海信对技术中心采取了许多特殊政策:①每年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确定课题项目和管理方式,并根据持续课题和新开课题确定投入的费用。一贯低调甚至倡导“稳健财务”的海信,在研发投入方面却不遗余力,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以上。②有意识的让技术中心成为集团新技术与产品的孵化器。每涉足一个新产业,均先在技术中心成立研究所,技术、人才成熟后,再裂变出公司。海信的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空调公司均是如此。③对确有技术专长和管理专长的专家,给予公司股份,使他们成为公司股东,这样使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大胆起用年轻人,打破论资排辈现象,对确有成绩的年轻技术人员给予破格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待遇。多年来,凡是由海信接收的人才,没有一个离去。
市场拉动与目标拉动机制。为强化技术创新市场效益标准,缩短与市场的距离,海信在技术中心内部设立了市场部,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获取商业利润为目标,不断去寻找市场空间,去创造新的市场卖点。
动态管理与风险约束机制。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上,海信注重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海信技术质量推进部会协同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处理。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有关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其法律状态,对于他人已经取得成果并申请专利的,及时进行调整,以免导致更大的风险。实际工作中,海信允许有30%左右的项目下马或失败,以鼓励创新。
引进、联合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机制。和大多数国内同行一样,海信在草创初期,也是走出去实施技术“拿来主义”。但是,在引进世界一流技术的同时,海信注重联合创新,先后战略性地与英特尔、东芝、飞利浦等外国知名跨国公司和国内10多所大学、研发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