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员增效砍谁不砍谁? |
|
作者:陈 豪 文章来源:《销售与市场》 |
爱学网: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逐年高速提升的销售额,好看的财务利润报表,掩盖了发展中各种各样的危机和矛盾。经济一旦进入不景气周期,消费大潮一退,就能看清楚谁在裸泳了。 通货膨胀中,生产成本加大,同业竞争加剧造成销售成本急剧飞涨,更多企业迅速进入亏损状态。以前市场空间大,增加成本是为了抢占市场冲销量,因此不惜人海战术;现在市场遇到瓶颈,甚至萎缩,停滞的销量无法消化增长的成本,或者千方百计去挖空心思增长的销量和砸出去的钱对比不成正比,于是削减成本就成了许多企业本能的选择了。毕竟,从别人碗里要饭难,勒紧自己的裤腰带乃至减掉身上的赘肉还是相对容易的。 培训费砍了,广告费减了,还有什么可以省?大概只能砍人头了。 营销团队的成本结构 显性成本一:工资 近年来营销团队的人数增幅很大,企业试图通过人海战术来精耕细作市场,人员扩编不可避免。但与初级营销人员的工资水准缓慢提高相比,中高级营销主管的薪水行情近年有大幅提升。竞争加剧当然导致企业更加推崇营销人才,但高级营销管理者的薪水也确实上升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虽然高工资同时意味着高职位带来的高压力和不稳定性。 例如某世界500强消费品公司,员工工资占销售额的占比从1995年的9.5%(其中销售人员工资占总数的58%)下降到2005年的7.1%(销售人员工资占比提高到65%),最底层销售人员的工资基数不升反降,而大陆籍销售总经理和销售总监的月薪基本可达到5万元~8万元,从1995年的1万元上涨了5~8倍。 显性成本二:奖金支出 各行业销售奖金占工资比例差异很大,电讯行业的销售员每售出一台价值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设备的业绩提成,远远高于其工资所得。 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销售团队的奖励(包括奖金提成、培训乃至旅游、股票期权等)都建立在业绩达成基础上,只要奖励设置合理,不杀鸡取卵,即为合理支出。 显性成本三:“4险1金”为代表的福利成本 新劳动法颁布后,对劳动合同的建立和终止有了更明确的说法,以前某些企业可上可不上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医疗保险也有了更严厉的强制规范。这保障了包括销售人员在内的员工利益,也确实在短期内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1] [2] [3] 下一页
爱学网: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摘: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讨
下一篇文摘: 没有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