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校黄页 | 资料下载 | 电子期刊 | 精品文摘 | 家教信息 | 网上书店 | 
 □ 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市场营销 □ 资本运做 □ 财务税收 □ 管理技能 □ 战略管理 □ 物流供应 □ 生产管理 □ 质量认证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精品文摘 >> 管理文库 >> 管理技能 >> 文摘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推荐课程
期刊文摘
相关文章
两场阴谋一个祸心
能力圈原则:不熟不买,不懂不做
开明与专制的握手
EAP员工援助计划
轻骑失蹄:中国式商业文明的解构与新生
走上商业祭坛的企业明星
中国式商业文明的前世今生
由规则组成的世界叫“天堂”
薪酬管理:从利益到价值
百年润发,今生再续前世缘
做一个情境领导者         ★★★★★
做一个情境领导者
作者:选编自《TCL动态》     文章来源:《卓越管理》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爱学网


  
  究竟什么是情境领导,其核心内涵包括哪些,其对我们职业经理人有何借鉴?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在领导或管理公司、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情况或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核心是领导者的管理模式或风格一定要因人而宜,最终要适应跟随者的行为,强调变化下的管理创新。
  那么具体如何执行呢?就是准确判断下属在执行某一项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及意愿(包括信心和动力),通常叫做准备度,进而选择最适合下属的领导模式。特别一提的是,准备度是一个变量,不同的员工即便同一员工,在执行不同任务时所处的状态也是不同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其一是跟随者准备度 准备度包含能力和意愿。能力就是知道如何做(知识)、曾经做过什么(经验)及相关技能(正在学习),最终的判断结果是“有”或“无”能力。而意愿呢,表示能做(信心)、将会做(承诺)和想做(动机),最终的判断结果是“有”或“无”愿意或信心。依此,可把员工的状态分为四类,R1:既没意愿也没能力;R2:有意愿,但没能力;R3:有能力,但没有意愿;R4:既有能力,也有意愿。
  当被要求完成某一项具体任务时,员工所居状态表现为低、高、中。R1处于低状态水平,R4处于高状态水平,其余R2、R3则处中间状态水平。很难说哪种状态是最好,因为,员工在被要求做不同任务时,其表现出的状态可能会比较悬殊。
  在一个组织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时,任何人都能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位子,所谓的对号入座。作为该组织的领导,应该准确无误地确定每个人的状态,如果连状态都还没搞清楚,甚至搞错,那下面的领导实施就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了,更谈不上有效领导。因此,确定状态,是实施情境领导的第一步骤。

[1] [2] [3] 下一页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广告热线
    Copyright © 2006 5istu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佳实基业 版权所有
    北京佳实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站 广州站 上海站    咨询服务热线:010-62000019    
    中国·爱学网  京ICP备0604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