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校黄页 | 资料下载 | 电子期刊 | 精品文摘 | 家教信息 | 网上书店 | 
 □ 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市场营销 □ 资本运做 □ 财务税收 □ 管理技能 □ 战略管理 □ 物流供应 □ 生产管理 □ 质量认证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精品文摘 >> 管理文库 >> 人力资源 >> 文摘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推荐课程
期刊文摘
相关文章
开发你的高管人才
搭建新员工试用考核体系的四步曲
沟通推进绩效
物价高涨,企业如何留人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策略
非主流的职场跨越
驴行职场
人力资源管理应实现本土化
目标的力量
“目标管理”的自述
校园招聘中人才测评的五大误区           ★★★★★
校园招聘中人才测评的五大误区
作者:刘腾飞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HR经理人》
爱学网: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校园招聘中使用人才测评工具,然而,人才测评真的适合那些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毕业生吗?今天的人才测评结果能用于日后工作绩效的预测吗?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移到校园中来,希望提前一步占领人才的前沿阵地,校园招聘遂成为企业重要的招聘渠道。为了能够最深入、全面地了解应聘者,许多企业使尽了浑身解数——多级面试密集轰炸、提供长期实习机会切实观察、夏令营体验把握真实性格,等等不一而足。不过,面对数量众多的毕业生,很多企业往往会使用应用广泛的人才测评工具,以获取专业成绩之外的丰富信息。
  从高校毕业生的具体特点来看,校园招聘具有使用人才测评的天然需求。首先,企业开展校园招聘的时间短暂而有规律,最佳时间是每年十一月到来年的三月之间。其次,此时的校园正是优秀人才的集散地,各学校就业部门都会积极地提供各种信息发布渠道,便于企业定点、定向地进行校园招聘的宣传。最后,企业只要定好了需求的专业方向,就可以获得按院系区分的毕业生群体,有特别需求的企业还可以对比选择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科研方向,根据不同大专院校专业配置的差异性,有的放矢。时间、地点和专业的集中给企业招聘带来巨大的挑选空间和绝佳机会,但这也直接影响了HR招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强度。由于学生的高度同质性,即便仔细划分选择范围,但当HR们面对大量履历类似、成绩相差无几的毕业生时,也无法迅速、高效搜集起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其优劣。如何在有限的、短暂的时间内,在全国各高校就读相关院系的庞大人群中,选出既具有发展潜力又与企业文化相辅的人才“坯子”呢?这时心理测评成了HR非常倚重的一个手段。
  人才测评工具在国外应用多年,不论是在社会招聘还是校园招聘中都有很好的甄别区分能力,而没有使用过人才测评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是为数不多。从心理测量衍生出来用于招聘的人才测评,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不仅综合了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应理论,还从技能、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多种层次评估个体特点,为包括招聘在内的种种人才管理工作提供较为公正、可信的参考依据。然而,目前人才测评工具的使用状况令人堪忧,校园招聘中对测评工具的乱用误用现象尤为严重。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笔者将这些误用及误读现象归结为下述的五个方面。
  
  误区一:测验做得越多、越复杂,就越准确
  
  为了在校园招聘中能对数千人有一个迅速而准确的判断,G公司购买了一整套人才测评系统,不仅包括对能力倾向、性格特征等人格特质方面的测评,还包括对行为动机、工作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考察。整个招聘期间,参与校园招聘的HR们忙得团团转,但因测评复杂,应聘人员的复试通过率相对有限,而且因耽误了较多时间,也让别的公司抢先签下了中意的人选。最终,G公司在半年后进行的绩效评估中发现,用复杂的人才测评系统精挑细选的员工,其工作绩效并不理想,对比发现,招聘测评工具真正起到的择优作用其实不多。
  诚然,人才测评工具能够提供关于个体的浅层和深层信息,然而不同测评工具的作用有所不同,因此切勿落入“测验做得越多、越复杂,就越准确”的认识误区。
  首先,从测评工具的有效性来看,有资格担任分数线角色的测评工具十分有限。通常企业会使用一些标准化测验来大批量测查应聘者,其测查目的是筛选掉那些距企业要求甚远的应聘者。但由于多数企业往往将测评结果等同于招聘分数线,达标者进,不达标者退,而完全忽略了测评工具使用的伦理规范。其实,要做到直接筛选,通常被认可的只有能力倾向这类测评工具,性格测验、兴趣测验等等并不能作为判断取舍的依据。例如毕马威、汇丰等知名企业,其校园招聘中的笔试考察内容也只是基本的语言能力、推理能力等。
  其次,从测查内容的稳定性看,能力倾向测评要优于其它许多更深层次的测评工具。能力倾向测验里,每道题都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众多的性格测验、兴趣测验等都会强调选择最符合作答者的选项,并申明各选项并无优劣正误之分。人的行为方式、兴趣爱好会发生改变,其测验信度通常只要求在0.75以上,而能力倾向很少会有大的波动,其测验的信度常在0.90以上。
  所以,在校园招聘的大批量人员筛选过程中,并非“测验做得越多、越复杂,就越准确”,而使用能力倾向测验作为甄选工具将会有更高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1] [2] [3] 下一页

爱学网: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广告热线
    Copyright © 2006 5istu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佳实基业 版权所有
    北京佳实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站 广州站 上海站    咨询服务热线:010-62000019    
    中国·爱学网  京ICP备0604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