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校黄页 | 资料下载 | 电子期刊 | 精品文摘 | 家教信息 | 网上书店 | 
 □ 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市场营销 □ 资本运做 □ 财务税收 □ 管理技能 □ 战略管理 □ 物流供应 □ 生产管理 □ 质量认证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精品文摘 >> 管理文库 >> 资本运做 >> 文摘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推荐课程
期刊文摘
相关文章
增值税转型呼唤全方位
关于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若干思考
亟需阳光哺育的私募投资基金
可交换债券:限售股解禁中的缓冲器
逆市活跃之并购在中国
究竟有多少热钱流入中国
青云创投:中国环境VC布道者
新能源:渐成PE追逐新宠儿           
新能源:渐成PE追逐新宠儿
作者:清 科     文章来源:《资本市场》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替代能源等诸多的字眼曾在各媒体版面数次出现,并渐成为2008年投资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这不仅仅是因为2007全球两大议题之一的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走向一个众说纷纭的位置、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环保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全球应对温室效应路线图计划的推出等一系列事件的呈现;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各国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积极推动,以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的大量介入下,一个共识悄然形成:只有新能源技术革命走在前面,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些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打开了机遇之门。
  
  新能源获取PE关注的动因
  
  一个简单的现象,石油资源一旦开始枯竭,国际油价就会不断升高,新能源的可再生性/替代性在弥补资源紧缺方面彰显优势,从而成为吸引资本关注的原因之一。同理,全球温度在持续升高,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正在地球薄薄的大气层中累积,新能源在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缓气温持续升高方面已经凸现投资价值。
  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对新能源的定义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聚变能、水力发电、甘蔗燃料、向日葵燃料等;二是清洁节能技术,此类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特点。这些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创造性能源,将成为缔造财富增长的新经济支柱。
  
  新能源在全球的发展
  从目前新能源在全球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已经成为发展重点。总体来看,最近20多年来,新能源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经济性以及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预计在2020年以后,新能源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全球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对新兴能源公司的大量投资也证实了这一点。在2007年清洁技术领域,全球共发生了221项投资案例,投资总额达3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3%。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等的报告,创业投资者近三年对新能源公司的投资增长幅度超过30%,超过所有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在新兴产业风向标的纳斯达克市场,新能源指数近两年一直位居第一。
  
  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
  在油价飙升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最为迅速。从全球各个市场的启动情况来看,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和亚洲市场的新能源发展刚刚开始,今后几年的市场发展空间会非常广阔,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成本的不断降低,其替代传统能源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在中国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还刚刚进入行业增长的快车道。
  目前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约95%是传统能源,其中绝大部分是燃烧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和其衍生产品);新能源仅占5%的比例。大约在2015年新能源可增长到能源结构的10%,2025年时增长到国内能源结构的25%。因此,如何利用新能源在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方面逐渐替代传统能源,这将是一个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新能源在中国的投资前景
  
  从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说重点投资在互联网(1995-2001)时代的代表企业是Sina、Sohu、网易;电信(1999-2003)时代的代表企业是浙江电信、大唐电信等;Web2.0(2005-2006)时代的代表企业是土豆网、千橡互动的话,那么2008 年在中国投资界的风向标,则是刚刚兴起的清洁新能源时代。
  在政府的扶持方面,2007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今后三年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用来解决气温逐渐变暖的现状;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及用电价格,宏观调控下将新能源的发展提到了重要日程;7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已经制定了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总资金投入约2万亿元人民币来推动新能源的利用,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政府的种种举措预示了新能源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1] [2] 下一页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广告热线
    Copyright © 2006 5istu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佳实基业 版权所有
    北京佳实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站 广州站 上海站    咨询服务热线:010-62000019    
    中国·爱学网  京ICP备0604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