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政工干部的“位”与“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文化评论》 |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俗话说,“有为才能有位”。作为企业员工的“减压阀”、“加油站”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支持部门,政工部门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中,对企业政工干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政工干部只有适应这些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为自己赢得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1.找准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目前的环境中,政工部门的地位有所削弱,不像生产经营部门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利润,不像投资部门动辄可以用手里掌握的可观资金拓展业务,不像财务部门享有对企业资金进行把关审核的权力,也不如人力资源部门享有对员工招聘、考核和晋升的权力,在很多人眼里甚至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部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现代企业里,生产经营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和一个员工能独立完成的,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部门和员工如同机器上的一个部件,缺少任何一个部件企业就不能良好运转。对于每个部门和员工而言,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才能成为机器上一个良好的部件,乐章里一个和谐的音符。对于政工部门而言,主要工作就是为员工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之忧;同时为生产经营部门提供智力和精神动力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机器”的运转效率。 2.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在“包产包销”的年代里,政工部门在企业里享有比较高的地位和权力。但在目前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里,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对应的是,企业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也必须为生产经营服务。处理好经营管理与政工工作的关键是必须把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能搞成“两张皮”。这就要求政工干部要改变衙门风气和懒散作风,“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找位置、找业务,真正为企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现在企业里有一种说法:“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企业的政工部门可以在“感情留人”上下足功夫,让员工获得一种归属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同时也是对业务部门的一种支持。 3.改进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要做好政工工作,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也要讲求方法。以党组织活动为例,如果仅仅搞照本宣科的“一言谈”,可能员工就会觉得只着皮毛。有的企业以“读书会”的方式进行,以党的新精神为纲,但又不局限于这些文件,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谈感受和认识,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学习党的精神的平台,而且为员工提供了表达思想、增进沟通的机会。比如有的企业政工干部充分利用企业网站、员工Email和企业内网EKPS系统开展工作,这些方式节约了沟通时间和沟通成本。
[1] [2] 下一页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摘: 十大管理实践:社会责任管理
下一篇文摘: 第三节 当政工工作遭遇现代企业管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