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咨询业的发展前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文化评论》 |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整体来说,中国咨询业目前尚处于非常稚嫩的阶段,这有数据可以表明:IBM全球咨询在收购普华永道咨询业务后,摇身变成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2003年收入超过15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北京市的咨询企业目前已超过7000家,咨询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营业总收入10亿多美元。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工业普查的数据,2005年中国咨询业收入达到503亿元人民币,合折6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整个中国的咨询业年收入还不及IBM咨询业务的一半。 一个国家的咨询业收入还比不上一个公司的收入,这种差距怎么不让人吃惊呢?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份数据说明的另一个问题:咨询业在中国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入这一行业,获得个人高薪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其行业发展前途不可估量。 然而,关于这个“香饽饽”的管理咨询业,社会上也存在着另一种说法:这是个充斥着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行业,他们自己的屁股还在滴着血,却告诉别人,我可以给你治痔疮。 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管理咨询公司,或者说有那么多人加入到创办管理咨询公司的队伍中来,一方面是因为进入咨询行业门槛低,只要找个中介公司,提供两张身份证,再交1000多块钱,就可以注册一家注册资金为10万甚至50万元的咨询公司。两周之后,对方便会帮你把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到公章、法人代表章甚至私营企业协会会员证等所有东西一应办全,然后再租个办公楼,买两台电脑、安门电话,公司就可以开张了。另一方面,咨询行业的利润似乎相当诱人,如果能说服老板,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款项。如此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业,大家自然都趋之若骛。 更重要的是,管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看上去很容易入门也很容易掌握。稍微看了两本管理学教材,就会感觉自己成为管理专家了。甚至一点管理学理论基础都没有的人,也都可以告诉你应该怎么管理,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满街的管理学书籍,这边是什么“轻松管理”,那边是什么“管理秘籍”;一会是“唐僧或者宋江学管理”,一会又是“西点军校学管理”,让大家以为管理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这些“管理专家”们往往不能(或者“一旦不能”)在自己服务的企业中实践他们的“管理理想”,剩下的出路可能就是开办管理咨询公司了。比如,有些MBA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于是就几个人聚在一起,几杯老酒下肚,大叫一声“老子不跟人打工”了,开始做管理咨询。又有一些职业经理人在企业里,抱负得不到施展,总认为老板不懂管理而自己满腹经纶却难展雄才,再一想自己一个月写几个报告才挣万儿八千,而做咨询写份报告挣的就是三五十万,于是拉起“经理派”的大旗开始做咨询。大学教授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认为管理咨询就是自己的世袭领地,理论本来就应该和实践相结合嘛,更何况手下还有一大帮廉价的研究生可以使用。最终,我们看到,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无论大小还是真假,都纷纷投入或准备投入到管理咨询的革命洪流中去。
[1] [2] 下一页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摘: 第三节 培训盛行:谁主沉浮
下一篇文摘: 本土咨询业的发展现状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