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和同学谈话的三条原则 |
|
作者:刘 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爱学网
学生干部是众多学生中既特殊又普通的群体。他们既是学生中的领导者以及各项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比其他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又是学生群体中普通的一员,其地位、身份跟所有学生平等。作为学生干部,学习之余少不了找同学谈话,这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任务。工作能否得心应手,能否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话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学生干部工作中对此深有体会。一般来说,学生干部在谈话中要坚持好三项基本原则。
一、因人而异的原则 学生干部应事先把握谈话对象的性格特征,了解其基本情况,然后根据谈话对象在性格、心理和爱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和方法。如在与那些成绩优异而又心高气傲的学生谈话时,应针对其易于把自己估价太高的心理,明确指出其缺点及在与其他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的事项,使其意识到差距和自己的不足。而在与那些成绩不好,性格内向且有自卑感的学生谈话时,就要针对其自卑的心理,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为其指明走出自卑误区的道路,帮助其寻找改进学习方法的途径。同样,与不同爱好、不同年级的同学谈话时也要做到因人而异。如与爱好文学的同学谈诗歌散文、诸子百家;与爱好书法的同学谈书法历史、书法欣赏、书法创作。当然,要做到这些,学生干部必须首先提高本身素质和修养,然后才能使交谈得心应手,并通过交谈取得与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以利工作深入展开和进行。
二、因事而异的原则 所谈事件不同,对谈话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在谈话时把公事和私事区分开来,切忌公私混杂。在谈公事时,应做到严肃、明确,切忌转弯抹角,含糊不清。同时又要有理有据,使每个同学都能领会学生干部和老师的意图,服从活动安排。比如有一回A同学擅自做主没有参加诗歌朗诵比赛,使得主持人报幕时异常尴尬,也引起会场一阵骚乱。事后我找A交谈,明确指出他的错误行为。A误以为我“公报私仇”,因为在此之前他曾不小心将我的床单弄脏了。我说: “这是两码事。你弄脏我的床单又不是故意的,我没理由记恨你,再说那是私事,根本与我们要谈的工作无关。”A听我这么一说,慢慢冷静下来,并很快接受了我的批评。处理好公事和私事的关系,在交谈中也可展现自己的品德修养,有助于在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因情而异的原则 要想形成良好的交谈氛围,就得根据不同的谈话环境创造相应的交谈情势,因势而谈,借势发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般来说,不管你的话对于对方来讲是顺耳还是逆耳,都要保持平静、稳重的心态。大多数同学对长篇大论都会产生反感,因此,谈话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应以简洁、得体、准确的言辞进行交谈。这样便有利于使谈话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自己所谈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交谈氛围。在一次非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会上,由于当时是星期五晚上,根据大多数同学想早点休息和放松一下的心理,以及当时教室里没有电的情势,我在总结讲话中简短地说:“大家的思想汇报作得很不错,我现在有‘三感’:一为感动,各位能坚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把活动开展下来,你们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二为感慨,大家对入党动机和党性认识之深令我感慨不尽,希望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入党;三为感谢,感谢大家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以及精心的准备和筹划。最后让我说一声谢谢!”整个讲话不足两分钟,但在一蓄、一放、一收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聆听欲望,使他们从中体会到被肯定、被鼓励的感觉,因此对我的讲话报以一阵热烈掌声。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
文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摘: 课堂上如何对老师发表不同意见
下一篇文摘: 没有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